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新闻内容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需完成六个转变

 

 

一、从狭义外向型向全面开放型转变

从发展阶段来看,中国制造业已经经历了改革开放初始的出口导向型模式和加入WTO之后的重化工工业化两个发展阶段,面对未来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的世界产业发展形势,中国制造业必须从仍旧表现出较强的狭义外向型特点的模式向全面开放型模式转变。

中国过去制造业增长模式对出口的依赖较大,特别是沿海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大量的加工贸易以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过于依赖国际市场,改革开放30年积累的制造业投资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大部分进入工业的加工制造环节,使得中国快速成为“世界工厂”,造成在技术、关键零部件以及资源原材料方面都主要依靠进口,导致中国对外贸易总量快速上升,但大进大出的产品贸易过程中留在中国的价值很低,而国内为此投入的资源、能源、环境要素大幅上升,呈现出明显的粗放型经济特征,发展的可持续性明显降低。同时这种停留在低端生产环节的制造业模式,还造成中国制造业在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不足,难以培养中国自己的民族品牌和国际级企业。虽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的制造业大国和贸易大国,但距离世界经济强国仍有很大的差距。随着劳动力、能源、环保等成本的相对上升,中国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也在逐渐丧失,难以支撑旧有的增长模式,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制造业发展模式需要向全面开放型转变。

全面开放型增长模式强调制造业要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个要素来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力布局,充分利用中国制造业发展积累的资本和技术,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并购机会以获得新的技术研发平台、营销平台,逐渐升级进出口结构,努力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向价值链高端迈进。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化布局、国际化经营能力,创建中国自己的有世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同时,面对国内产能过剩的矛盾,也需要中国制造业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在和中国有产业技术代差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合作,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的压力。通过从“两头在外”的狭义型模式向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资源和市场的全面开放型模式转变,能够使中国制造业企业直接面对并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挑战,更加注重技术进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增强制造业发展的自主性,形成以自主技术、品牌和服务为核心的竞争优势。

二、从加工制造型向创新创造型转变

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占据最大比重的是加工制造环节,典型的特征是加工贸易比重较高、低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较大,尽管近些年出口结构有所改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明显上升,但在这些现代产业里中国的核心技术仍然缺乏,组装加工仍是价值的主要来源,在部分“代工”“贴牌”等标签下的加工制造业更是价值的洼地。这种增长方式适应了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低的特点,但导致资源能源消耗较大,环保压力不断攀升,同时自主积累不足,难以在研发上进行实质性的突破。整体上,中国制造业增长的投入要素仍然以劳动力、资源为主,并造成对环境的外溢负效应,走出加工制造环节向核心技术、自主品牌、新商业模式领域拓展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的紧迫任务。

中国制造业向创新创造型转变首先就是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研发投入强度,没有核心技术或核心创意,“中国创造”就无从谈起。国际产业巨头能够牢牢占据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是依靠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技术积累来实现的,中国要想提升产业分工地位,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在关键技术和重大技术领域取得扎实的成果,以高度技术含量支撑中国制造业向“中国创造”转型,改变要素投入结构,依靠技术创新获得增长动力。除了核心技术研发上的创新,中国制造业也需要在盈利模式、商业理念上进行创新,不仅获得通过技术创新创造价值,同时通过产品创意、服务增值上创造价值。

三、从劳动资源密集型向资本智力密集型转变

中国目前部分地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有一定依赖,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在产业结构上跟沿海发达地区存在落差,仍需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保障就业和增强工业基础,同时中国煤炭、石油、冶金等资源消耗较大产业占工业的比重仍然很高,在45%左右。从发展条件上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空间日益受到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制约,资源投入密度大的产业存在高能耗、高环保成本压力,而且多处于价值链低端,价值增长空间有限,资源、环境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承载空间也日益有限,要素条件制约要求中国制造业必须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拓展空间,提高资本智力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从而从总体提升制造业产业结构。

制造业产业结构向资本智力密集型转变,就是要改变制造业发展的要素投入结构,降低劳动、资源的投入,提高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对制造业增长的贡献。一方面大力提升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现代制造业在工业中的比重,成为制造业增长的主导和引领产业;另一方面,要依靠技术创新改造传统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降低对低劳动力成本的依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传统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增长方式,这样才能从总体上提升制造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四、从跟随引进型向自主引领型转变

为加快我国制造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提升,我国一度走的是以“市场换技术”的道路,通过大量的合作开发、合作生产、引进技术等路径获得了国外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通过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人才培养等外溢效应,提高了自主研发的能力和水平。但整体上,由于在技术引进的环节就离世界顶尖水平有一定落差,使得我国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仍相对处于中低端领域,这些年虽然依靠自主研发和集成创新,在部分领域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但制造业领域核心技术匮乏、关键零部件和材料依靠进口等问题依然较为明显,由于核心技术和部件受制于国外,中国制造业付出了极大的进口成本及专利使用费。由于技术上的落后,中国制造业缺乏在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的企业,也难以在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中和发达国家在同一水平线竞争,始终处于被动跟随的状态,成为国际技术标准的被动接受者。技术上的落后也导致了发达国家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材料上对中国的封锁,加大了中国制造业赶超的难度。

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经开始威胁到发达国家制造业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从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三种主要的技术进步路径来看,由于我们技术升级的方向逐渐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平台,从国外获得先进技术的难度将越来越大,需要中国必须立足于自主创新,在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并努力成为全球范围内技术进步的引领者,才能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转型。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及新的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等领域技术进步的周期明显加快,中国应集中资源在这些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并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像在移动通讯技术、全球导航等中国已经具备了世界一流能力的领域,加快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以庞大的国内市场为基础,拓展产业化开发市场的范围。

五、从简单规模扩张型向综合效益提升型转变

中国经济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高速增长,国内市场的扩大和对外贸易的扩张给了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良机,特别是投资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下,中国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使得中国制造业长期更加注重规模扩张占领市场,表现出明显的简单外延式增长特征。这种增长模式下中国制造业企业享受了人口红利、改革开放红利、世贸红利等众多发展机遇,但也随着红利效应的减退、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改变,中国制造业的简单规模扩张遇到了瓶颈,同时形成了产能过剩、附加值低等问题。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必须向综合效益提升型转变,注重内涵式增长,向管理要效益,向多元融合发展要效益。

当前全球产业链特征已经从简单线性关系向多维立体网络发展,制造业产业链条已经从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服务等环节延伸,适应世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中国要鼓励制造业企业进行经营模式的创新,在进入产业链下游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制造业企业向服务业领域拓展,发展横跨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产业,以开拓相关服务业带动制造业转型发展。同时,要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发展,利用先进电子信息技术改造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降低管理成本和能源资源消耗,提高运营效率,加强制造业的内涵式发展能力,提升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六、从粗放消耗型向集约环保型转变

中国过去粗放消耗型的制造业增长模式是整个经济发展模式决定的,也是发展基础和发展要素条件决定的,有其必然性。由于在经济起飞初期,缺乏技术创造能力,中国只能依靠资源、能源的消耗走规模扩张的道路,才能满足经济建设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也才能实现制造业自身的不断积累。但随着中国进入工业化后期,要素成本的上升及环境压力的陡现,制造业的高污染、高消耗的规模扩张型道路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向资源集约、环境友好型模式转变。

降低制造业的资源、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物排放水平,一方面需要改变制造业结构,增加高技术、低污染、低能耗产业的比重,另一方面要加强生产工艺的改进、提高环保标准,在工艺设备、污染物治理等领域增加投入,注重资源的节约及循环利用,降低制造业发展对环保的压力。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重视产业的绿色标准,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选择也更加严格,在国际贸易壁垒中环保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使得中国制造业走集约环保的道路成为紧迫任务,不仅是适应国际产业发展趋势,也是提高产品竞争力、塑造国际品牌的必然要求。

(来源:经济预测部,作者:王硕)

上一篇:北京金源万博与您分享总理推传统产业“互联网+”煤炭电商关注...
下一篇:IBM宣布放弃咨询业务,转型认知计算和云平台...

金源在线客服

QQ在线咨询

咨询电话
010-83650488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