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新闻内容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一场全民战争!

关于中国互联网金融的本质问题,业界争论已有时日。一种观点是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不管互联网金融发展到哪一步,其银行、保险、证券、信托、资管的本质特征并不会发生变化;一种观点指互联网金融不仅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金融领域,最重要的还是以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精神改造金融体系的运行方式,是对传统金融的一种颠覆;甚至有学者将互联网金融上升为平行于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模式,即依靠互联网摆脱金融中介机构的新模式。

笔者认为,这些争论大都是从技术层面与产品层面来理解当下的互联网金融,并没有看透中国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原因与其本质。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金融机构,简单的理解与就事论事使得监管当局对互联网金融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解与长远的规划,这也是当前行业监管无序、发展混乱的最重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大家关注。

一、从简单、直观的角度去分析互联网金融是无意义的。互联网、金融业均非常发达的欧美国家并没有出现像中国一样蓬勃的互联网金融现象,其原因并不是中国互联网与金融业的发展超过了这些国家,而是中国金融业的高度垄断催生了民间金融资本的另类生存,其本质是国资、民资基于金融产业的一场新时空的战争。

以最具代表性的P2P借贷为例,据麦肯锡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在线商品交易额为1900亿-2100亿美元,略次于美国,2015年才超过美国。美国P2P的代表Lending Club成立于很久以前的2006年,发展至2014年末美国全部P2P业务的总额也仅为65.5亿美元左右,而作为后起之秀的中国同期P2P总额已超过1000亿元,20159月末竟增至3000亿元。2014年阿里巴巴平台商品成交总额约1.68万亿元,同期阿里小贷余额也仅为150亿元左右。另外,各大P2P平台的公开信息显示,中国的P2P信贷客户绝大多数与网购、电商无关。

以上信息表明,互联网与电商的发达催生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现象爆发,这一说法的依据极不充分。相反,中国传统银行业不发达、金融业牌照对民企封闭,从而推动大量民间投融资机构借道互联网,这才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崛起的根本原因。

二、当下中国银行业的问题并不是信贷投放不足的问题,而是信贷资源投放无序、分布不均的问题。

2004年美国前四大代表性银行的资产总额为4.2万亿美元,同期中国四大行2.1万亿美元;2014年三季度美国上述四家银行资产为8.1万亿美元,同期中国四大行11.8万亿美元。

彭博数据显示,中国债务总额从2007年的7.4万亿美元增至20146月的28.2万亿美元,与GDP之比从158%猛增至282%,而希腊这一数字为185%,正常值约为100%。其中企业债务从72%增至125%,增速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之最。中国企业的负债率高达115%,高于OECD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90%的平均水平。上述数据表明,中国银行业贷款余额无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值均已经远远超过国际平均水平。

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如果仅是加大次级信贷的总量而传统金融机构的信贷格局不变,对实体经济是有害无益的,互联网金融由于无法合法吸收公众存款,导致资金成本与放贷成本均远大于传统的银行,高利率下互联网金融成为传统银行信贷风险接盘侠的结局将很难逃避。

随着实体经济的下滑,银行信贷去杠杆的态势非常明显,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挤出,使得这部分风险较大的信贷需求转至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传统的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公司、民间投资公司便成为风险的传递者及互联网金融操盘手,很多企业甚至赤膊上阵直接开设网上平台自融自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之争,根本不会停留在风控、技术、商业模式的范畴,而是民众存款的水源之争,本质上是民间金融无法获得金融牌照的无规则出牌。绝大部分P2P平台本质上从事的是与传统金融机构一样的存贷款业务,成为没有牌照的银行。在未获得金融行业赖以生存的低成本资金与平等的法律、税收地位的情况下,野孩子般的互联网金融来尝试去填补官方金融未覆盖的次级市场,其结果只能是缘木求鱼、自身难保,进而导致资源极大浪费,引发社会矛盾。三、当下的金融监管政策受制于金融顶层的架构,很难给互联网金融的突破留下空间。

中国当下的金融体系是以公有制、国家控制银行为基础的,监管原则的核心是基于对国家信用的依赖,市场规则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中国银行业存量资产占中国金融业总资产的90%以上,五大国有控股银行占银行业的资产43%,超过50%的金融资产为财政部与汇金公司(汇金与财政部为一致行动人)联合控制,而地方政府与央企控制了其余金融机构的大部。信托、保险、券商也多为央企与地方政府所设。有限的民营资本介入的极少数金融机构也大部分被严格监管,主要负责人大都由政府与监管部门任命,民资几无话语权。在这种环境下,股权、人事权、财权基本均由各级政府、央企控制。而央行、银监会则掌握着资产最大范围内的金融机构业务监管权与人事任免权。金融机构的高管与监管部门领导的经常性互换以及金融机构人事权的机关化,更是使得中国的银行业与监管部门形成铁板一块。

连进入体制内的民营资本尚且没有发言权,作为体制外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就必然成为野孩子,监管部门不想去管,更无从管起。举个例子,就象一个世族大家庭,家族聚会的各种规则、习惯都已约定俗成,很多规矩是无形的,没有具体条文,彼此之间的信任源自同一系血缘,现在突然一个竖子闯入要参加宴会,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吃口饭的问题。如果不想让其成为搅局者,必须把之前各种潜规则与约定变为规范的文本,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大家彼此之间的互相信任没有了,所有家族内部的人都要防范新入者的各种违规、各种套利,家族文化失去了作用,重塑整个监管生态的困难何其巨大?能选择的折衷的方法,要么是给新入者套上一堆枷锁,让其动弹不得;要么干脆将其关在门外,任你杀人放火。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需要有重塑世界的专业与勇气,因此,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之困远没大家设想的那么简单,出台三、五个管理办法根本无济于事。

四、互联网金融当下对传统金融发起的战争,使用的竟然是仍是缘自于传统金融机构的武器,甚至是比其更落后的淘汰产品。大数据、信息处理、社交网络、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虽有可依,但并未发展到完全商业化并可打败传统金融机构的程度。事实上,技术并不能成为互联网金融获胜的理由与最可信的依赖,因为传统金融机构有更强大的实力、更广泛的基础来获得技术的优势。当前急剧膨胀的互联网金融规模,依靠的仍是草根的勇气与监管视野之外的自由,经得起推敲的东西并不多。如果说技术谁都可以使用,那么我们当前公认的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发生技术战争的逻辑并不存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也禁不住推敲,最终最大的差别就变成了监管之争与体制之争。

五、中国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业走到今天,很多问题已暴露无疑。经济的下行将又一次彰显其深层次原因与监管的缺陷。当下的金融体系面对实业的无奈与追逐政府平台与国企的变态,彰显其机关化的、第二财政的本质已完全不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及监管部门,一定要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当作一次金融体制深层改革的机会与催化剂,要从更深层次上反思并修正现有金融体系的不足,不能仅仅将其当作一个单纯的、新出现的拟监管市场。历史或将证明,互联网金融对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而言很可能只是一个过客、一面镜子、一记催人警醒的重锤,尽管它现在更象是皇帝新装故事里的那个说真话的小孩。

六、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机构其实本应是一个堑壕的战友,因为他们的共同目标均是更高的效率与更好地服务。现在的状况是互联网金融站在阴冷的雨水里谋求出击,而传统机构则在修葺完整的堑壕中固步自封。没有任何后勤保障的互联网金融更象拿着标枪的堂吉柯德,而头上还有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更象是围城内外的两派,城里的要守住他们的地盘,挣着自己银子;而互联网金融白衣白袍拿着长枪、鸟铳要打进城去分一杯羹。他们之间横卧的是一条长长的界河和鸿沟,中间没有桥,真的没有桥,最多只有一条绳索。

七、别以为在这种形势下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会逐渐融合。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积极使用互联网工具,还是互联网金融学习传统金融机构的经验与风控架构,均不能代表两者将来的趋同。技术与思维可以解决效率与市场的问题,但无改体制的困境。现代化的武器可以提高战斗力,但不能决定指挥员的意志、引导其攻击的方向,更不能决定战役的胜负。

互联网企业貌似可以对传统金融业的商业模式进行业务创新、模式创新、价值创新,几乎无所不能,但无牌在手的结果却是处处受限,每每功亏一篑。目前互联网金融在银行、证券、保险业务方向的拓展,从渠道到功能均有所创新,虽然难免泥沙俱下,仍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但时至今日,喧嚣之后的互联网金融突然发现自己并没有办法在业务上得到进一步深化并形成可靠的盈利模式,在没有真正被赋予金融的功能之前,互联网金融只能停留在基础技术与信息中介的层面,寄生于传统金融机构身上,根本无法克服单纯依靠渠道与资源形成价值的瓶颈,成为没有任何主动权的服务外包机构或没有核心盈利模式的边缘人,根本无法真正迈入金融领域。

传统的金融机构也试图用"互联网技术与思维"去改造自己,努力推进营销、渠道、信用、风控、管理方面的创新。运营模式及思维方式上的挑战已然不小,面对传统监管方式的无奈与突破体制局限性的要求更让其举步维艰。一个技术非常可行的网络开设帐户的创新,就涉及到帐户安全、结算规则、帐户管理、反洗钱、多部门交叉验证以及银行间的利益平衡、监管规则的修订等一系列非常复杂的问题。从这个层面说,中国传统金融体系的互联网化,绝不是简单的互联网技术在传统金融战术方面的运用,而是需要从上而下全面修订规则,重塑金融生态。

上一篇:金源万博与您分享手机屏幕保养妙招;...
下一篇:资本寒冬下互联网金融并购并非偶然!...

金源在线客服

QQ在线咨询

咨询电话
010-83650488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