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新闻内容

互联网冷战,兴起中的“IT民族主义”

  1987年美国半导体产业的开路先锋——仙童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被迫出售。日本富士通表现出很大的兴趣。由于仙童公司在美国电子产业中的卓越地位及其与美国国防的关联,即便是交给当时的盟友日本,也并不是令人放心的事情。美国政府想方设法搅黄了富士通的收购。最终仙童公司被出售给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
  类似地,国内的华为公司在欧美所遭受的怀疑的目光,也是众所周知的。美国首先怀疑华为在美国销售的设备留有后门,可以进行间谍活动。2011年至2012年,美国政府进行了长达18个月的调查,最后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华为进行了间谍活动。然而相关的政府报告并不能为华为松绑。
  美国中央情报局前中国事务分析师克里斯·约翰逊(Chris Johnson)当时说:“如果中国政府与华为进行接触,他们为什么不会交出他们的系统呢?”而发动对华为调查的美国众议院成员、情报委员会委员达迟·鲁珀斯伯格(Dutch Ruppersberger)则称:“中国有手段、机会和动机利用电信公司谋求不良目的。”
  然而风水轮流转,在“维基解密”和“棱镜门”监控丑闻等事件后,一贯强势的美国政府和包括思科、IBM和微软在内的科技企业在许多国家遭遇尴尬。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
  互联网企业收集用户资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大数据时代,隐私一方面是普通用户的重要关切,一方面也成为政府保护信息安全的口实。
  手机联系人、网络搜索历史、浏览历史、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软件中的聊天记录都保存在各个公司的服务器上。一个人的喜好、社交网、个人历史,甚至收入、病例等等,在当前的网络时代已经越来越不是什么隐私了。根据2014年3月CBS的60分钟节目报道,如今很多手机App,包括《愤怒的小鸟》和《Brightest Flashlight Free》(一款利用手机闪光灯进行照明的免费App)都会收集手机用户的位置信息。
  以防止公民信息被商业滥用的名义,各国纷纷要求网络巨头将本国用户的数据存储在本国境内,受本国法律管辖。微软、谷歌等大公司都开始或准备在世界各国建立独立的数据中心。
  然而问题是,本地存储数据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吗?收集数据的公司未必会主动利用这些信息来作恶。但在政府的重压下,又有几个公司能够拒绝与其合作呢?
  这意味着,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只要不是本土IT公司,就可能是潜在的国家安全隐患。
  近日,在巴黎发生恐怖袭击事件之后,英国首相卡梅伦提交了禁止通讯软件WhatsAPP的议案,随后,他表示,科技公司应该在其产品中留下后门,以便政府追踪恐怖分子和犯罪嫌疑人。而1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对卡梅伦的这一提议表示了支持。
  信息战争:新冷战?
  互联网时代,国家之间所有的猜忌和疑虑,如今都投射到了信息领域。
  去年Facebook公司成功进行了一项实验,通过向用户推送不同的新闻来影响、控制用户的情绪。这意味着,仅仅通过控制用户获取的新闻,就能使某种情绪传播开来。
  此类的新闻给很多人带来不安:如果一个国家极大地控制另一个国家的网络媒体,是否可以通过推送不同的新闻,来使该国用户对经济前景产生集体悲观/乐观的情绪呢?这种情绪是否会影响到该国的经济运行呢?
  俄罗斯议会就在去年通过了一份初步法律草案,将俄罗斯媒体机构的外资持股比例上限设定为20%。俄罗斯议员瓦季姆·坚金(Vadim Dengin)说:“冷战,即信息战争,正在向俄罗斯联邦袭来,我们必须运用它的规则。”
  新冷战所影响的不仅仅是俄罗斯,“维基解密”和斯诺登事件爆出的猛料,让德国感到了十足的背叛。民意调查显示,62%德国民众支持对美国采取强硬态度。默克尔驱逐了CIA驻德主管,并直接与奥巴马通电话,斥责美国手伸得太长,表示“监听盟友是绝对不可接受的。”。而默克尔所属的党派——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本来一贯是美国的坚定支持者,现在也不得不放出狠话说:德国将重新考虑针对美国所倡导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的立场。
  而就在德国抗议谴责美国监听,占据道德高地的时候,去年8月,《明镜》周刊曝光了德国监听北约成员国土耳其的消息,再次打破了“盟友之间不应搞间谍活动”这一不成文约定。德国也一下子陷入尴尬境地。
  事实上,正如意大利著名作家艾柯(Umberto Eco)所说,“维基泄密”、斯诺登事件等所揭露的秘密实际上早在人们意料之中,所谓泄密只是一个“假冒的丑闻” 而已。也就是说,只有你假装对国家之间、公民之间、新闻界之间关系的伪善一无所知,才会被泄密所震惊,才会感到这是一桩丑闻。
  当然,公开的泄 密仍然是对这种伪善责任的一种破坏。美国外交的力量正是依靠这种煞有介事的秘密,如今秘密不再,它也只能处于尴尬境地了,而以它的政府和企业为主导的全球化,自然遭到人们的怀疑,抵制它们也便是顺水推舟了。
  从目前的趋势看,各国可能会越来越多地抵制外国的IT企业,而试图培养自己的企业。对于中美德法这样的大经济体来说,这意味着相关的非关税壁垒会逐步建立起来。这些国家各自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扩张会阻碍,但反过来说也会因为贸易保护而获得最低的生存保障。但对于那些市场狭小、缺乏IT人才的国家或地区而言,抵制外国IT公司是不现实的。它们能够做的,无非是选择承受被哪个国家侵犯的风险而已。

上一篇:了解Linux和BSD的异同...
下一篇:IT峰会举办在即...

金源在线客服

QQ在线咨询

咨询电话
010-83650488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